2022年12月21日訊,冬至過節源于漢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,冬至的小名叫數九,告訴大家,寒冷的冬天來臨了,注意保暖。包餃子是中國傳統文化,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,為醫圣張仲景首創。冬至包餃子,是我國許多地方的傳統習俗,是為了記掛張仲景的恩情,也是“冬至吃餃子不會凍耳朵”的說法。
福田區在冬至即將來臨之際,為讓轄區居民過一個溫暖的傳統節日,讓大家能更真切的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,營造溫馨鄰里關系,邀請了學生和家長100人一起包餃子。通過一起學習一起動手的形式,在共同學習非遺二十四節氣名詞及相關知識,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,增進學生之間、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友誼,讓學生、家長感受生活化的非遺,感悟冬至。近日一大早,由小朋友帶著爸爸媽媽,來到福田文體中心·非遺主題館現場,參加“福田有節——冬至·百人餃子宴”活動。小朋友洗好小手戴上一次性手套,跟著老師學包餃子。
先把餃子皮平放在手心上,再把餃餡放在餃子皮中間,將餃子皮對折捏邊,然后雙手壓邊合擠,一個個胖乎乎的餃子就包好了。小朋友好開心,端著自己包的餃子,拍照留念。學習了包餃子的手法,并和爸爸媽媽齊心協力,包出了各種花樣餃子:元寶、燒麥、包子、小餡餅、十字包等,非常招人喜歡。小朋友端著自己包的餃子去學習下鍋煮。水開了,下餃子,水開兩次再起鍋,餃子熟了。
小朋友坐在桌前,看著自己包的餃子,品嘗鮮味,個個開懷大笑,好有成就感!有的小朋友顧不上去吃餃子,還在用心學包餃子,直到活動結束。
餃子形似元寶,有發財的含義。冬至吃餃子,有討吉利期待發財的意思。包餃子要和面,有和和美美的含義。面團搟成圓圓潤潤的餃子皮,預示團團圓圓。餃餡也是有講究的,今天的餃餡有芹菜餡、蘿卜餡、白菜餡三種。芹菜是勤快,蘿卜順心,白菜百財。
通過冬至百餃宴活動,讓大家在嚴寒的冬日,感受大家庭的溫暖,傳遞小家庭的溫情。
小朋友們受益匪淺,都問什么時候還包餃子?因為他們知道了餃子的來歷,上了一堂勞動手工課,學了一種技能。百餃宴幫助大家實現美好的愿望!
此次活動,是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、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主辦,福田文體中心·非遺主題館承辦。以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“冬至”為契機,拉近了鄰里之間的關系,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習俗文化,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。
(劉立慶 圖:著波/文:小妹)